2021年DBS50/020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析,泡菜调料质量新升级

团体标准 606
《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》对泡菜类调料质量进行升级,强调严格标准,提升食品安全,保障消费者健康,新标准涵盖原料、生产、包装、标签等方面,旨在规范泡菜调料市场,提高产品质量。

2021年DBS50/020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析,泡菜调料质量新升级,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解读,泡菜类调料质量监管升级,产品质量,食品安全,第1张

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,民众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,食品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,备受关注,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,规范泡菜类调料的生产、流通及消费环节,我国于2021年正式颁布了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,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,以期为泡菜类调料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。

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概述

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详细规定了泡菜类调料的术语定义、生产要求、检验方法、检验规则以及标签要求等内容,该标准适用于以发酵蔬菜为主要原料,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,经过加工制成的泡菜类调料产品。

泡菜类调料的要求

原料要求

泡菜类调料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,确保原料新鲜、无毒、无害,且不得含有农药残留、重金属、致病菌等有害物质。

感官要求

泡菜类调料应具备泡菜特有的色泽、气味和滋味,不得有异味、杂质、霉变或异物。

理化指标要求

泡菜类调料的理化指标包括总酸、不挥发酸、总糖、食盐等,具体要求如下:

  • 总酸:≥0.5%
  • 不挥发酸:≥0.2%
  • 总糖:≤15%
  • 食盐:≤15%

微生物指标要求

泡菜类调料的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菌群、致病菌、霉菌和酵母菌等,具体要求如下:

  • 大肠菌群:≤100CFU/g
  • 致病菌:不得检出
  • 霉菌和酵母菌:≤100CFU/g

检验方法

DBS50/020-2021标准规定了泡菜类调料的检验方法,包括感官检验、理化指标检验和微生物指标检验,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,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。

检验规则

泡菜类调料的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,出厂检验应在每批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,型式检验应每半年进行一次,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、销售。

标签要求

泡菜类调料的标签应符合GB 7718《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的要求,包括产品名称、配料表、净含量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者名称和地址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。

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发布,标志着我国泡菜类调料行业质量的全面提升,泡菜类调料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该标准,确保产品质量,为消费者提供安全、健康的泡菜类调料产品,部门也应加大对泡菜类调料行业的力度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
相关建议

  1. 泡菜类调料生产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,提高产品质量意识,严格按照DBS50/020-2021标准组生产。
  2. 部门应加大对泡菜类调料市场的抽检力度,严厉打击不合格产品,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。
  3. 消费者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,关注泡菜类调料产品的标签,选择正规渠道购买,保障自身权益。

DBS50/020-2021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实施,对于规范泡菜类调料行业、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,各方应共同努力,共同推进泡菜类调料行业健康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