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42/T 1825-2022 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

团体标准 606
《DB42/T 1825-2022 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》一文,详细解读了该规程的要点,并介绍了在大棚中栽培藜蒿的具体技术方法,旨在提高藜蒿产量与品质,为我国藜蒿种植提供科学指导。

DB42/T 1825-2022 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,DB42/T 1825-2022 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,2022,第1张

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,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愈发重要,大棚藜蒿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作物,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尤为关键,本文旨在对《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》(DB42/T 1825-2022)进行深入解读,并结合实际栽培经验,探讨大棚藜蒿的栽培技术要点。

《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》(DB42/T 1825-2022)概述

该规程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,旨在规范大棚藜蒿的栽培技术,提升藜蒿的产量与品质,推动藜蒿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,规程涵盖了选种、播种、育苗、移栽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,适用于湖北省及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。

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要点

选种与播种

(1)选种:挑选抗病、高产、优质的藜蒿品种,如‘鄂藜1号’、‘鄂藜2号’等。

(2)播种:播种前,将浸泡4-6小时,用0.1%的溶液消毒10分钟,用清水冲洗干净,播种量根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,一般每亩播种量1-1.5公斤。

育苗与移栽

(1)育苗:采用营养袋育苗,将处理好的播于营养袋中,覆盖1-2厘米厚的细土,浇透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

(2)移栽:当幼苗长到3-4片真叶时,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,移栽密度为每亩1.5万-2万株。

田间管理

(1)施肥:移栽后,结合浇水追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,每亩施用量为2000-3000公斤,生长期间,根据植株长势,适时追施氮、磷、钾复合肥,保持土壤肥力。

(2)浇水:保持土壤湿润,避免干旱和积水,生长期间,每周浇水2-3次,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。

(3)中耕除草:移栽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保持土壤疏松。

病虫害防治

(1)病害:主要病害有藜蒿叶枯病、疫病等,发病初期,及时摘除病叶,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(2)虫害:主要虫害有蚜虫、红等,发生虫害时,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%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采收

当藜蒿高度达到30-40厘米时,即可采收,采收时,留茬高度为5-10厘米,采摘间隔为15-20天。

《大棚藜蒿栽培技术规程》(DB42/T 1825-2022)为我国大棚藜蒿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,在实际生产中,应根据当地气候、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,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点,提高大棚藜蒿的产量和品质,推动藜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标签: 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