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B42/T 1812-2022 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策略

团体标准 605
《DB42/T 1812-2022 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》为我国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提供了一套科学、统的技术规范,该规程详细阐述了西瓜早春大棚生产的各个环节,包括品种选择、播种、育苗、定植、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,旨在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,助力农业产业发展。

DB42/T 1812-2022 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策略,DB42/T 1812-2022 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,2022,技术规范,第1张

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,设施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,早春大棚西瓜作为一项高效益的设施农业产品,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,为了规范早春大棚西瓜的生产技术,提升产量与品质,我国正式发布了DB42/T 1812-2022《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》,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度解析,旨在为我国早春大棚西瓜的生产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。

DB42/T 1812-2022规程核心内容

适用范围

本规程详细规定了早春大棚西瓜的生产技术,涵盖了品种选择、播种、育苗、定植、管理、采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。

规范性引用文件

本规程参考了GB/T 30219《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规范》、NY/T 496《无公害食品 西瓜》等规范性文件,确保了规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。

术语和定义

规程对早春大棚西瓜生产中涉及的主要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,如品种、播种、育苗、定植、管理、采收、病虫害防治等,为生产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。

品种选择

早春大棚西瓜品种应具备适应性广、抗病性强、产量高、品质优良等特点,建议选用我国主推的早春大棚西瓜品种,如京欣列、黑列等。

播种

播种前,需对进行消毒处理,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,播种时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,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。

育苗

采用营养钵育苗,每钵播种1粒,覆盖1厘米厚的细沙土,保持土壤湿润,苗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5℃~30℃,夜间15℃~18℃,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移栽。

定植

定植前,需对大棚进行消毒处理,可用3%的硫酸铜溶液喷雾,定植时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,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,每亩栽植密度为600株左右。

管理

(1)水分管理:保持土壤湿润,防止干旱,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,避免积水。

(2)温度管理:白天温度控制在25℃~30℃,夜间温度控制在15℃~18℃,当温度超过35℃时,采取通风、遮等措施降温。

(3)光照管理:保证充足的光照,避免植株徒长,生长后期,适当降低光照强度,促进果实着色。

(4)施肥管理: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,适时追肥,一般每亩施用复合肥50公斤,追肥3~4次。

采收

当西瓜果实充分成熟,颜色鲜亮,表面光滑时即可采收,采收时应轻拿轻放,避免损伤。

病虫害防治

早春大棚西瓜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,防治,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、病、蚜虫、红等,防治方法如下:

(1)选用抗病品种;

(2)加强田间管理,保持田间清洁;

(3)合理施肥,增强植株抗病能力;

(4)药剂防治:炭疽病可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;病可用25%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喷雾;蚜虫、红可用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。

DB42/T 1812-2022《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》为我国早春大棚西瓜生产提供了科学、规范的技术指导,在实际生产中,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,结合规程要求,合理选择品种、播种、育苗、定植、管理等环节,以提高早春大棚西瓜的产量和品质。

标签: 2022技术规范